【冶法新“枫”景】从兄弟反目到破镜重圆
深冬时节,天黑得就早了,傍晚六时的道路两旁已暖光融融,车辆来来往往、川流不息,归家的人们步履不停。
银行门口,调解员尹辉煌躬身弯腰,当事人刘某在车子引擎盖上签着调解协议,待最后一个字签完,刘某握住尹辉煌的手久久不放,办公楼的灯光、生效的文书、无声的感谢、修复的友谊,消融了一些初冬的冷冽,增添了丝丝暖意。
2022年春天,寒气未消,刘某为朋友李某雪中送炭,拿出自己的四万元存款,外加网上贷款五万元借给他周转,李某感动不已,再三向自己的兄弟承诺两月内还清欠款。
然而冷暖更替、季节变换,李某总向刘某倾倒苦水、诉说困难,刘某虽心有不快,但仍体谅朋友的难处,因此同意延期还款,然而这一延,就是两年之久。
自己的艰辛李某视而不见,嫌隙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,很快就蔓延为敌对和仇恨。
2024年10月,经历过无尽争吵、相互咒骂、大打出手,二人感情彻底破裂,刘某求助大冶法院。
刘某李某关系特殊,诉求也只是想要回欠款,本质上还对兄弟感情留有余地,征求双方意见后,此案流转至诉前调解中心。
调解员尹辉煌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,明白许多案子的重点在“情”,其次在“钱”,矛盾易解、心结难开,让双方换位思考、平和商量,或许才是最佳解决方案。经与双方多次沟通,他明晰了分歧和争议焦点。李某孩子正上大学,家里开支较大,而刘某家庭情况较好,没处在急需用钱的境地,因此李某考虑等孩子毕业后再还钱给刘某。
对李某的言辞,刘某并不认同,当初自己鼎力相助,甚至不惜网贷也要帮助兄弟渡过难关,两月的期限一拖再拖,自己挣钱还款还息的艰辛李某却无法感同身受。
“各有各的苦,但他并不体谅我,寒了心。”诉说过程中,刘某几度哽咽。
找到症结后,尹辉煌想组织二人当面协商,从“交情”着手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促使双方换位思考、互谅互让。奈何双方都憋着一口气,坚决拒绝“面对面”调解。
为防止矛盾激化,尹辉煌决定采取“背对背”调解,分别安抚双方。一方面,他从法理角度向李某阐述《民法典》中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法规;另一方面,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。
“借钱不还肯定是不对的,他为了你的事儿劳心劳力,甚至不惜网贷,结果还钱还息,这些你都知道吗?”
“他气你不守信用、气你看不到他的艰辛、气你不懂他的委屈和难过,这段感情十分难得,胜似亲兄弟。”
在尹辉煌苦口婆心的调解下,李某由刚开始的拒不配合转为沉默不语,看着曾经的兄弟有些为难,刘某率先打破沉默,表示还款只用还本金。
刘某的做法让李某十分感动,往日二人互帮互助、惺惺相惜的点滴历历在目,而如今却因为自己的失信、忽略导致关系“山穷水尽”,李某很是后悔。
调解的最后,李某当场向刘某道歉,并表示让其一起前往银行取款还款。
看到兄弟的诚意后,刘某也退了一步,主动提出当前只须还款五万元,剩余四万元等孩子毕业后再还。随后,尹辉煌陪同二人前往银行取款,刘某毫不犹豫签下延长给付欠款的调解协议。
至此,双方握手言和,昔日友情破镜重圆。
调解员寄语:
民间借贷往往是以友情、亲情为基础,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帮互助行为,借款人应当信守承诺,积极履行还款义务。同时,诚实守信不仅是法律基本原则,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拒不还款、逃避债务不仅会失信于人,更会让基于信任建立的亲密关系破裂,得不偿失。因此,我们要从自身做起,以身作则,信守诺言,履行法律义务,将诚信纳入到和谐社会关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