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万借款成心结 专项清理暖民情 大冶法院成功化解一起13年执行积案
近日,大冶法院执行完毕一起长达3年的执行信访案,为申请执行人王某甲追回欠款8万余元,王某甲为此专程向执行干警表示感谢。
2009年1月,王某乙因公司资金短缺,经人介绍,向王某甲借款8万元,双方约定借款利息、工资、费用等综合回报为每月1800余元,由王某乙按月支付,逾期双倍计算。其后,王某甲催讨此款未果,遂于2011年起诉至法院。法院依法判决王某乙偿还王某甲借款8万元及利息损失等。
当年,案件进入执行程序,被执行人王某乙正处服刑期间,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、多次做被执行人思想工作等方式,执行到位标的4万余元。同时,法院依法查封被执行人房产,但其房产属于农村宅基地自建房,且产权关系复杂,处置不便。因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,申请人王某甲催款心切,情绪激动,多次信访。
“本金8万元,13年的借款利息和迟延期间履行利息共计40万余元,我是不会让步的。”
执行干警为此多次与王某甲进行面对面沟通,向其释明利息的计算依据、方式,解释被执行人王某乙因在监狱服刑多年、目前名下无其他财产等客观情形,同时,坚持不放弃执行,持续查找可供执行的线索,最终赢得王某甲的信任和理解,放弃信访。
涉民生执行无小事,桩桩件件系民情。今年以来,大冶法院大力开展执行信访案件专项清理整治活动,执行干警坚持不懈办理该案,在王某乙服刑完毕后,及时推进执行工作,促成双方初步达成和解意向。“王某乙,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,不仅仅是欠账还钱了,情节严重的,或将追究刑事责任。”“民间借贷利率呈下调趋势,在利息计算上请双方互相谅解……”,执行干警就该案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而详细地阐明。“除之前收到的款项,可以适当调整,但不能低于36万。”“结清之后,这个事以后是不是不再有任何纠纷?”双方意见渐趋一致,经过长达3小时调解,双方终于就还款事宜达成和解协议,该执行信访案件终于划上圆满句号。
由信访到致谢,这个变化的背后,是大冶法院开展执行信访案件专项清理整治活动,推动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,深化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的不懈努力。近年来,大冶法院针对执行工作中的难点重点,进一步加强执行源头治理,完善守信激励机制,将刚性执行与柔性执法相结合,促进执行信访案件因案施策、妥善化解,有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